EP01-Make It Stick-成功学习的科学

EP01-Make It Stick-成功学习的科学 #

收听:小宇宙 | 喜马拉雅

引入 #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一期笨学指南,我是郑鹤。

本期是笨学指南的第一期,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和这个节目。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现在在北京工作。在这个节目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发现很不错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策略,它们可能来自于一些公开课、书籍、论文,播客。你可以简单地将我的介绍当作导读,感兴趣就深入了解,不感兴趣就当我帮你踩坑了。

摘要 #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2014 年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做「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用我自己有限的英文功底硬翻一下,就是「让它持久:成功学习的科学」….有中译本将它翻译为「认知天性」,这个翻译其实已经脱离了原文标题,不过也是对书中内容的高度概括。这本书介绍的是人脑的认知方式,以及你可以怎样利用这些方式来选择更高效的学习策略。在这期节目中,我将和大家讨论一些书中的观点,包括:

  1. 学习不仅需要「将东西塞进脑子」,更需要「从脑子取出东西」
  2. 给学习制造一点麻烦,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3. 智商是可以提高的
  4. 感觉学得好,不意味着真的学会了

如果你对这些观点感兴趣,就不妨接着往下听。

正文 #

「将东西塞进脑子」和「从脑子取出东西」 #

只要你在考试前抱过佛脚,而且还能考得不错,那你一定很擅长「将东西塞进脑子」。我就挺擅长抱佛脚,我比较成功的一次经历是在考前的一天,到通宵自习室刷一通宵,然后直接去考试,最后考了九十多分,那门课的老师后来见到我都连连称赞,说小伙子很好学,考得很不错。但你要是现在问我这门课讲了啥,我连课程名字都忘了,就记得考得不错。

抱佛脚只是将大量信息暂时塞进脑子,不出意外,你一定会以很快的速度忘记它们。我们站在大脑的角度考虑,一些只用一天的信息,用很多资源来存储,没必要嘛。用完就可以把资源腾出来,不用把茅坑占着。所以如果你想真正学会、学好一样东西,还需要「从脑子取出东西」,从脑子里取出东西实际上是在告诉你的大脑:这些东西有用啊,留着,别扔了。

其实考试本身就是在逼迫你「从脑子取出东西」,但你参加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学好知识,而是得到好成绩。除了考试之外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比如盖上书本,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下刚刚所学内容的概念,结构以及结论,或者画个脑图,或者用自己的话把刚刚学过的内容描述一遍;又比如使用记忆卡片软件,在卡片上展示线索,利用线索回溯完整的上下文;再比如做一些课后习题。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盖上书本。如果你打开书本,直接找答案,就跳过了回忆、再次理解的过程。我们同样可以站在大脑的角度考虑,既然可以通过翻阅书本找到答案,那我只要记住下次遇到问题打开书本的大概哪个位置就好了,这比记住知识本身容易很多。

给学习制造一点麻烦 #

学习有一个基本原理:假设其它因素一致,你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学习的效果越好。换句话说,学起来越麻烦可能效果越好。那怎么制造麻烦?比如,我们可以在学习之前,先尝试解决一个问题,没事儿先走两步,看看能不能解决。付出努力后再学就有了参照,帮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刚才我们提到,「从脑子取出东西」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但我们没有强调做这件事情的最佳时机。如果在刚学完后,立即尝试这样的练习,通常大家都能做得不错,因为刚学完嘛,都还很新鲜。我们可以刻意制造一些麻烦,比如过一段时间再尝试。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忘记一些信息,就好像一副完整的拼图少了几片。这时候通过练习,再把它拼完整,就是再次跟大脑强调,这些东西有用,留着,别扔了。还有一种制造麻烦的方式就是尝试做同类练习的变体,比如足球运动员练习射门,或者篮球运动员练习投篮时,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完成练习,而不是从头到尾只在同一个位置上练习。这种混合练习通常也更接近于实战,在实战中的角度、距离肯定是让运动员不舒服的,能在不舒服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就能体现出运动员间的实力差距。

最近我正在跟着教练系统地学习羽毛球,对于「给学习制造一点麻烦」的体会尤其深刻。我们每周上一次课,每周会做若干组不同的练习,前后几周的练习内容会有许多重复内容,有的内容甚至每周都会重复,比如正手高远球。在做单组练习时,教练会刻意喂出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不同距离的球。在上了三十多节课,我现在才敢说我差不多能够比较稳定地用正确的动作击打出正手高远球。

书中还提到一个了给大学老师关于课程设计的一个建议,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目前,我们的大学课程通常一学期有二十节课,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有时候甚至没有期中考,最终成绩由出勤率和两次考试的成绩共同决定。如果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打分定级,那么现在的设计问题不大,但如果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那问题就很大了。许多像我一样的大学生肯定会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付出最小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成果,然后很快忘记。如果我们可以修改课程设计,将两次大型考试换成间隔更短的十次小型考试,就可能从根本上改进学生的平均掌握水平。

智商竟然是可以提高的 #

在谈论第三个话题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知道智商是怎么定义的吗?在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智商就是某个人的一个固定标签。超过 120 的是天才,低于 90 就是未达到普通人的水平,而且测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我曾经为了证明自己智商还不错,参加了一个测验,最终结果是 98,我特别不服气,又测了一次,104,还是不满意,之后又测了很多次,没有再超过过 104。于是我就加入了 dis 这个测试的行列中。

智商的英文全称是 intelligence quotient,quotient 就是在小学数学除法中介绍的「商」,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和余数。那么智商中的商肯定也是两个数字相除的结果,这里的被除数是你的心理年龄 (mental age),除数是你的生理年龄 (chronological age),这两个数字的商乘以 100 就是最早智商的定义。智商测验就是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你的心理年龄,比如我今年 10 岁,经过测试,我的心理年龄是 15 岁,那么我的智商就是 15 除以 10 乘以 100,也就是 150。现代的智商测验在计算最终结果时,还会将原始分数转化到一个均值 100,标准差 15 的正态分布中,不过我们可以先不考虑这步处理。

看到这个定义,我不知道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当时我是震惊了:原来我还有救,原来那些天才少年的智商只是测试发生时刻的智商。「智商可以提高」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随着年龄增长,我可能会变聪明,也可能会变笨。基于此,作者继续展开了对成长心态 (growth mindset) 和固定心态 (fixed mindset) 的讨论,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有兴趣你可以去看另一本书,标题叫做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相关资料的链接我会放在本期节目的简介中。

感觉学得好,不意味着真的学会了 #

在我上学的时候,尤其是初高中,许多同学会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在课本上做笔记。一学期结束后,同学们的课本会有多极分化的趋势,有的同学会用各种颜色的记号笔、荧光笔画满全书,全篇都是重点;有的同学什么也不写,什么也不记,跟新书差不多;有的同学会在课本配图上进行二次创作。我们暂且分别称他们为画满型选手、过目不忘型选手以及创作型选手。你更接近哪种选手?高中时候的我应该是比较接近画满型选手。

书中对画满型选手的学习策略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涂画的行为其实就是通过反复、多次地阅读,将这些信息写入短期记忆中,这种方式会让你产生一种容易学会的幻觉。写入的方式很简单、很暴力,读取的时候很迅速,因为都还热乎着。写入很简单,读取很迅速,就等于说过程很简单,效果很明显。

在使用这类学习策略的时候,我们的确会感觉更舒服,正向反馈很充分,读完就能立即背诵,写入就能立即提取;但我们的判断准确吗?书里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说明人的直觉判断是不准确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飞行员在飞机出现故障时,不能靠自己在机舱中的直观感觉来做决策,而是利用仪表盘中的数字和操作手册提供的客观信息来化解危机。类似的,我们在判断自己是否学到位了,也应该去尝试找到一些比较客观的测验来验证自己的掌握情况,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叫作 Dunning-Kruger effect,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在一个领域中,能力比较差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能力比较强的人倾向于低估自己。这也从侧面说明人的直觉判断并不准确。

当你下次看到三天掌握 XXX,七天成为 XXX 专家这样的标题时,几乎可以肯定这些资料背后的设计目的是让你感觉自己学得很好。但是真正掌握知识,则需要你在这三天或七天之后继续不断地付出努力,才能真正达到。

结尾 #

OK,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本期节目内容。我们先讨论了「将东西塞进脑子」和「从脑子取出东西」与学习的关系;给学习制造一点麻烦可以让学习的效果更好;智商会随着年龄变高或降低;感觉学得好并不意味着真的学会了。如果你对这些观点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细节,欢迎阅读原作 「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结论等着你去探索。如果你在看完原作后,想测试你的学习效果,可以尝试登录「笨学指南」网站,在那里我准备了每个章节的测验题,也欢迎你来尝试。

最后,我们留下两个思考题:

  1. 今天介绍了哪四点内容,你可以花一点时间回忆起来吗?
  2.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什么?你可以尝试花几分钟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是如何解释的。

以上就是本期笨学指南的完整内容,感谢您的收听,欢迎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关注,我是郑鹤,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